• 2024-07
    30

    7月29日龙虎榜中,共27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5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2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金溢科技、罗博特科、中信海直,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21亿元、6618万元、3415万元。当天机构净卖出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昆药集团、广和通、润贝航科,净流出金额分别是1.63亿元、4205万元、3608万元。

  • 2024-07
    28

      新华社长沙7月28日电 7月24日至26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湖南省委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长沙召开。来自50多个非洲国家的政要、前政要、政党和青年领导人及非政府组织、智库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7月25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开幕式在长沙举行,图为参会嘉宾在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7月25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开幕式在长沙举行,图为参会嘉宾在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民间力量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近年来,在中非命运共同体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引领下,来自中国的企业、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民间力量,在助力提升非洲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振经济活跃度、加速绿色转型、改善医疗卫生管理、提升民生福祉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同时,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也有不少非洲民营企业来到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来自利比亚的非中合作与发展投资协会副会长阿卜杜拉·埃尔弗里德就是其中之一,他将于近期启程来到长沙,计划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中非经贸总部大厦注册一家公司,同时洽谈协会入驻的相关事宜。

      非中合作与发展投资协会2018年由在中国的非洲企业家联合创立,旨在连接和促进更多中非企业商业往来。

      阿卜杜拉说,经过多轮考察,发现中非经贸总部大厦聚集更优质的政策和服务,湖南也是中国闻名的中非贸易高地,因此慕名而来。预计企业入驻后,将享受3年免租金,以及平台奖补、出口信保和出口贷款等政府扶持政策。

      在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会长徐湘平看来,中非合作为中非民营企业互惠互利带来了广阔舞台。

      “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下,中非经贸合作已从建筑、采矿、制造、农业等传统行业向物流、数字经济、清洁能源、卫生健康、绿色发展、金融等多元化新业态拓展。企业把知识和技术,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农业和数字化等方面的技术带入非洲,有效助力非洲现代化发展。”徐湘平说。

       7月25日,参会嘉宾在中非文化交流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7月25日,参会嘉宾在中非文化交流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为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对非合作潜能,中国还为私营企业搭建中非贸易的新平台,中非经贸总部大厦项目正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于6月13日正式启动,集办公、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预计未来3年可实现对非贸易额不低于300亿元。

      截至目前,大厦已吸引60余家对非经贸合作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关注,30余家已入驻,涵盖通讯多媒体、科技研发、工程建设、国际交流及贸易孵化等多领域的私营企业。

      负责与阿卜杜拉招商对接的长沙星城外综服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大厦首批入驻的企业之一,目前已经为大厦招商6家企业进驻,还有两家外资企业正在洽谈。

      在总经理罗勤看来,湖南已经打响了中非贸易的海外知名度。“加之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很多,让企业很有获得感。未来我们将聚焦涉非相关企业,计划把更多大户、外企吸引进来。”

      不单在商贸领域,文化领域也有越来越多中非民间力量正在积极发挥作用。25日,作为中非文化产业的参与企业之一,湖南山猫吉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红受邀参加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的平行论坛。

      今年2月,山猫吉咪与肯尼亚国家工商联合会主办的“中非文创交流俱乐部”在长沙市天心区成立,旨在将青年群体的共同喜爱作为中非年轻人文化交融的载体。目前,该俱乐部已在非洲落地诸多合作项目。山猫吉咪正在打造中非双向旅游专线,让更多中非青少年感受非洲的风土人情、领略湖南的独特魅力。(记者阮周围、张玉洁、席敏、林建杰、鞠银河)

  • 2024-07
    27

      从中国古城西安到波兰重要陆路转运站马拉舍维奇,从中国中部城市武汉到德国港口城市杜伊斯堡……中欧班列经过十余年发展,累计开行超过9万列,2024年已开行超过1万列。这支“钢铁驼队”对亚欧大陆的运输和物流产生着重要影响,促进了沿线经济贸易发展,为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动力。

       5月15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货运车间集装箱场在对中欧班列进行换装作业。新华社发(黄旭摄)   5月15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货运车间集装箱场在对中欧班列进行换装作业。新华社发(黄旭摄)

      线路连贯东西 通道助力亚欧贸易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经过十余年发展,中欧班列在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联通作用日益显著。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100多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中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1条,联通中国境内61个城市。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达53大类5万余种,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

       7月12日,入境中欧班列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集装箱换装场进行换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曲艺伟摄)   7月12日,入境中欧班列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集装箱换装场进行换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曲艺伟摄)

      通过丰富亚欧间的陆路物流网络,中欧班列进一步增强了亚欧间贸易多式联运及整合陆路和海路运输通道的优势,持续扩充通道能力,为亚欧间的货运提供了强大的协同驱动力,辅以庞大而多样的路线和城市网络,为亚欧间的贸易创造了广泛的物流连接。义乌、乌鲁木齐等地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意大利萨莱诺等地的跨里海、黑海中欧班列陆续开行,“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境外通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

      随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中欧贸易的地理边界和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货运形式更加多样,推动了更多货物在相关国家之间流动。

      中欧班列在中国与相关国家数百个城市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不仅对中欧贸易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更促进了亚洲与欧洲间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和人员流动。保加利亚“一带一路”全国联合会主席扎哈里耶夫表示,中欧班列为亚欧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物流通道,并推动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发展、经济合作乃至文化交流。

      增强亚欧物流 推动沿线经济发展

      中欧班列的发展带来沿线物流的规律性和稳定性,为亚欧间的贸易在诸如红海危机等不确定性因素中,提供稳定可靠且更为灵活的运输途径。

      同时,中欧班列相较于空运有成本优势,相较于海运有时间优势,为亚欧间货运网络提供更便捷的贸易渠道,使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运输和物流行业更加灵活。

      目前,中欧班列的优势显而易见,需求相对较高。尽管难以预测海运价格的长期趋势,但总体来说,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铁路运输预计将大幅增长,中欧班列服务也将持续增长,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欧班列行驶在乌鲁木齐达坂城湿地(2023年10月6日摄)。新华社发(摆风亮摄)   中欧班列行驶在乌鲁木齐达坂城湿地(2023年10月6日摄)。新华社发(摆风亮摄)

      波兰瑞亚未来物流公司从事中欧班列业务已有近十年,公司总经理莫伟杰(帕维尔·莫斯卡拉)告诉新华社记者,自红海危机爆发后,中欧间海运受到严重影响,航线不得不绕行非洲大陆,增加了约十天航程,提高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中欧班列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中欧贸易,使大批企业受益。

      中欧班列加速了生产资源跨境流通,促进了港口和枢纽地区经济繁荣,为沿线内陆城市对外开放提供新机遇,使得企业能够沿着更加互联互通、更具成本效益的运输路线开展贸易,促进沿线国家增加工业投资和发展,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供应链,促进区域间跨境合作。

       商机越拓越广 对外贸易稳定强劲

      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如今,超过四分之一中欧贸易产品是高科技产品,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组件等绿色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中欧班列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商机,也惠及沿线民众,在国际货运中影响力日益增长,对促进中欧贸易发展持续作出贡献。

       5月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行十周年纪念号班列准备发车。新华社发(古斯塔沃·巴连特摄)   5月8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行十周年纪念号班列准备发车。新华社发(古斯塔沃·巴连特摄)

      近年来,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重要的陆路物流通道。中欧班列开行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货品种类更加丰富,2023年以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成为中欧班列运量新的增长点。

      在发展过程中,中欧班列不断增加线路数量、提高运输效率、拓展服务范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这反映出在全球地缘政治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稳定,拥有强劲韧性。中欧班列作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安全的“钢铁驼队”,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注入更多发展动力。(执笔记者:林浩;参与记者:张章、唐诗凝、樊曦、张博文)

  • 2024-07
    26

      新华网科伦坡7月26日电(记者陈冬书)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高架桥架梁全线贯通仪式25日举行,标志着该工程实施进入最后关键冲刺阶段。

      科伦坡港口高架桥项目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于2019年9月开工。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高架桥线路全长5.27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该项目为斯里兰卡第一个采用悬拼节段工艺施工的高架桥项目,以中国标准设计、制造,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斯里兰卡高速公路部部长及中方业主代表等出席仪式。

  • 2024-07
    16

    新华社吉隆坡7月16日电(记者汪艺 程一恒)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尔15日表示,马中经贸联系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马来西亚的电子产品、矿产品、棕榈油、橡胶等产品受到中国欢迎;中国对马投资刺激了马基础设施改善和制造业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技术转移。

    扎夫尔当天在吉隆坡出席由马来西亚智库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主办的中马“一带一路”合作首场故事分享会暨推介仪式。他在致辞中表示,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这进一步巩固了马中经济伙伴关系,促进了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

    他说,科技飞速进步,全球挑战不断增加,马中伙伴关系比以往更加重要,希望两国共同探索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不仅推动经济增长,也为全球福祉做出贡献。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致辞表示,多年来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中马将以今年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化发展对接,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马来西亚“昌明经济”框架深入结合,加强经贸投资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旅游等合作;强化多边协作,在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上加强对话协调。

    分享会上,三位马来西亚当地人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与中国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友好故事。分享会还将在马来西亚其他州举办,以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

  •   新华社利马7月15日电  通讯:通往古印加文明的“最现代化隧道”

      乘车从秘鲁古城库斯科沿山路向西北行驶约4个半小时,便可抵达圣玛利亚—圣特雷莎路段起点,那里是经公路进入马丘比丘的必经之路。一路上,道路平整,雪山、河谷、羊驼群共同构成壮美景色,令记者不禁好奇为何鲜有游客选择驾车前往这处世界闻名的古印加文明遗址。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和旁边的悬崖峭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和旁边的悬崖峭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随着车辆继续向南行驶,铺设的路面逐渐走到尽头,眼前的景象打消了记者之前的疑问——山路一侧是垂直高差约150米的悬崖峭壁,弯道处并未设置护栏;另一侧是裸露的山体,雨季时经常出现落石、滑坡,十分危险。如此复杂的山路条件下,驾车前往马丘比丘自然会令不少游客望而却步。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内部。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内部。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不过,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秘鲁首条通往马丘比丘的公路隧道有助推动改变这一状况。隧道通车后不仅将为游客前往马丘比丘提供全新路线选择、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还将助力农产品更快捷地外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入口。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入口。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马丘比丘公路隧道位于秘鲁南部库斯科省山区,通往马丘比丘遗址,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全长1987.5米,是目前秘鲁断面最大、距离最长的双向单车道公路隧道。记者近日实地走访这一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时看到,隧道目前已全线贯通,机电安装作业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隧道项目经理裴志民(右)向记者介绍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隧道项目经理裴志民(右)向记者介绍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隧道项目经理裴志民告诉记者,这条隧道是秘鲁国家公路系统内唯一一条通风、照明、监控等全机电安装的隧道。机电安装作业将力争于今年10月完成并在年底前调试控制系统。隧道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还避开了风险路段,令当地约1.9万名居民直接受益。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人力经理丹尼尔·梅迪纳。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项目人力经理丹尼尔·梅迪纳。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隧道项目人力经理丹尼尔·梅迪纳说,交通状况的改善将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马丘比丘客流量增加,随之产生更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需求,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这条隧道会让更多人有机会到访马丘比丘并了解秘鲁文化。作为项目一员和秘鲁人,我真心感到高兴。”

      6月23日,中铁隧道局的中方员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检查马丘比丘公路隧道。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6月23日,中铁隧道局的中方员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检查马丘比丘公路隧道。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位于隧道南端的圣特雷莎镇是咖啡与多种水果产区,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种植。但由于路况较差,该地区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一直较高,一些农户种植的芒果因无法及时外运只能烂在地里。咖啡和柑橘种植户萨穆埃尔·巴里奥斯告诉记者,大家都十分期待隧道早日通车,“这样就能更快捷、以更低成本将产品运往外地”。

      隧道项目不仅带动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还为当地社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在农民身份之外,巴里奥斯还身兼隧道项目搅拌车驾驶员,他的孩子和不少朋友也在项目上工作。

      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当地咖啡和柑橘种植户萨穆埃尔·巴里奥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当地咖啡和柑橘种植户萨穆埃尔·巴里奥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梅迪纳告诉记者,除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从外地招聘,项目上约七成的工人都来自附近城镇,成为隧道施工作业的重要储备人才。“秘鲁具备隧道施工经验的人不多。建设过程中,当地工人逐步掌握了隧道施工和机械操控技术,今后如果再有隧道项目开工,他们可以作为熟练工直接投入工作。”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秘鲁隧道工程师伊拉姆·迈拉。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秘鲁隧道工程师伊拉姆·迈拉。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秘鲁隧道工程师伊拉姆·迈拉表示,对他来说,参与建设这条秘鲁“最现代化的隧道”是一段宝贵经历,中方团队在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先进技术和展现的专业精神令他印象深刻。

      裴志民说,施工过程中,中铁隧道局一方面着力对当地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与项目业主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在隧道施工方面的专业经验来推动当地的技术革新。”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入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这是6月23日在秘鲁库斯科大区拍摄的中铁隧道局承建的马丘比丘公路隧道入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 2024-07
    15

      新华社墨西哥城7月15日电  题:十载同行,中拉为世界发展注入“南方力量”

      2014年7月17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拉美国家广泛积极响应。10年间,从愿景到行动,从蓝图到现实,同属“全球南方”成员的中国与拉美,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全球治理积极贡献力量,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中拉关系不断奏响璀璨乐章。

      中国与拉美携手同行,始终做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追求自主发展,主张维护和平、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反对阵营对抗、脱钩断链、霸权霸凌,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力量。中拉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事务加强对话,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保持良好沟通配合,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发出“中拉声音”。在国际热点问题上,拉美国家同中国一道坚定倡导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强调对话谈判是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局势缓和降温,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普遍关切和真诚意愿。

       2024年1月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轻轨列车驶入一处轻轨站。中国中车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研制的轻轨列车3日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中国制造的轻轨列车首次服务墨西哥城公共交通系统。新华社记者李梦馨摄   2024年1月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轻轨列车驶入一处轻轨站。中国中车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研制的轻轨列车3日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中国制造的轻轨列车首次服务墨西哥城公共交通系统。新华社记者李梦馨摄

      中国与拉美携手同行,始终做合作发展的促进力量。10年来,中拉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共同发展。目前,中国已与2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中国已在拉美地区累计实施200余个基建项目,承建了几千公里道路、铁路、轻轨,100多所学校、医院、体育场馆,近百座桥梁、隧道,数十个机场、港口,为当地提供近百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建的凤凰工业园今年1月正式开园,是目前特多乃至加勒比地区最现代化的工业园。中企在秘鲁承建的钱凯港项目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中国还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并与拉美5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进出口贸易,再到数字经济、清洁能源、航天探索等新兴领域,中拉正加速引领双方合作朝着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足的方向升级。

       2024年5月11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搭乘深圳—墨西哥城直飞航线的乘客办理值机。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2024年5月11日,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搭乘深圳—墨西哥城直飞航线的乘客办理值机。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中国与拉美携手同行,始终做文明互鉴的积极力量。中拉都有着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墨西哥城“最长直飞国际客运航线”的开通,北京-马德里-圣保罗、北京-马德里-哈瓦那、北京-蒂华纳-墨西哥城航线通航,为中拉“跨半球”交往架起新桥梁,让通过旅游、留学和工作等亲身体验深化彼此了解的途径更加顺畅。在洪都拉斯科潘遗址,中洪联合考古人员自2015年就开始合作探索通往玛雅文明的“时空隧道”。截至今年4月,拉美有47所孔子学院和6所孔子课堂。“中拉文化交流年”“中拉文明对话论坛”“拉美文化节”“拉美电影展”等品牌活动丰富多彩,双方影视、美食、音乐、舞蹈等文化内容日益走近对方民众,不断加深相互理解。

      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当前,中国正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也在努力实现联合自强。双方将在现有牢固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新的力量。(参与记者:闫亮、吴昊)

  • 2024-07
    13

      新华社曼谷7月13日电(记者王媛媛)连接泰国和老挝的跨境铁路客运列车12日开始试运行。该线路的开通将改善泰老两国间的铁路交通,也将连接中老铁路,促进泰国、老挝与中国的贸易、物流与人员往来。

      泰国国家铁路局资料显示,泰老跨境铁路客运列车从泰国曼谷阿披瓦中央车站出发,通过泰国廊开口岸出境后抵达老挝万象坎萨瓦站,运行时间约10小时。

      泰国国家铁路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埃卡拉介绍,泰老跨境铁路客运列车的开通,将改善泰老两国间的铁路交通,促进泰老两国边境贸易,推动泰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和旅游方面的合作。

      据悉,泰老跨境铁路客运列车将于7月19日正式运行。

  • 2024-07
    12

      西安浐灞国际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货场上,堆积如山的集装箱等待装运;不远处,中欧班列在汽笛声中驶向远方。每100分钟,就有一列班列从这个陆港发车。

      开行于2013年11月的中欧班列(西安),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全国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

      仅仅10年,从最初年开行量46列到2023年突破5300列,班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全国领先。而开行班列的货运车站,也已从“四等小站”成长为国际化的物流枢纽中心。

      这是位于陕西的西安国际港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博文 摄  这是位于陕西的西安国际港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博文 摄

      国铁集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达2372列,同比增长13.1%;发送箱25万标箱,同比增长10.4%。

      记者采访发现,同比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这条亚欧“黄金通道”持续释放的活力,也使我国内陆地区站到了改革开放前沿。

      西安海关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中欧班列对陕西向西开放的牵引、带动作用愈发明显。海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班列出口货值排名前三的是陕西、浙江和江苏,进口排名前三是陕西、辽宁和福建。

      “前几年,排在前几名的都是东部沿海省份,陕西只排在七八位。”西安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崔颖说,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与陕西本地产业、企业结合度越来越高,释放的红利对当地开放型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以比亚迪、隆基乐叶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地企业通过中欧班列(西安)出口“新三样”成绩亮眼,充分显示了市场对班列的认可。

      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邹竞一 摄  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邹竞一 摄

      不仅是本地企业,越来越多来自东中部的汽车、鞋帽、无线路由器等中国制造也选择到西安集结,然后搭乘班列出口。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多名外地企业负责人说,开行频次高、运输时间稳定,加上通关日渐便利、综合效益高,这是他们选择从西安集结出口的主要原因。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随着中欧班列(西安)云舱系统上线运营,与国内海关、铁路实现数据联通,采用智能报关、集装箱循环运输等方式,班列的运行效率能提高1/3以上,综合成本下降15%以上。

      随着驰骋的班列持续释放外贸潜力,这条“黄金通道”不但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强力支点,也正加快带动陕西拓宽通达全球的发展空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90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

      中欧班列“集结”效益持续显现,不少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内陆国家开始主动对接合作,推动中欧班列(西安)加快迈向“枢纽对枢纽”的新阶段。

      中欧班列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中欧班列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今年2月,中哈双方合作共建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入运营,是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随着码头投运,哈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分公司副总经理奥扎斯·阿类别洛夫日常工作更为繁忙。

      “有了这个码头,我们哈萨克斯坦的商品集聚在西安后,还可进一步搭乘班列南下广西,进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对我们而言又多了一条经贸‘大动脉’。”奥扎斯·阿类别洛夫说。

      看到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奥扎斯·阿类别洛夫去年9月决定定居西安,3个孩子也都在此上学。“沿着中欧班列拓展的这条‘大动脉’,我们相信企业前景会更好。”他说。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常态化开行17条国际干线,覆盖亚欧大陆全境,“+西欧”集结线路达到22条。

  •   新华网科伦坡7月12日电(记者伍岳、陈冬书)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10日在首都科伦坡会见了赴斯里兰卡参加可持续发展主题系列研讨会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一行。

      古纳瓦德纳对中国科学家们为斯里兰卡民生改善作出的贡献表示由衷感谢。他说,对斯里兰卡和斯人民而言,中国科学家的付出是无价的。相信此次系列研讨会将为新的研究和合作铺平道路,希望双方合作获得新的成果,斯里兰卡将为合作项目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表示,中斯双方需要加强整体思考与全面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挑战。此次会议有力地促进了中斯两国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会见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敏向古纳瓦德纳介绍了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的研究进展和近期成就,表示中方将不遗余力帮助斯里兰卡研判提供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相关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主题系列研讨会由中斯双方共同举办。

  • 2024-07
    07

      新华社阿斯塔纳7月7日电(记者安晓萌 张继业)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国际协会秘书长盖达尔·阿布季克里莫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深化了成员国之间的互信,将进一步推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哪里有信任,哪里就有稳定,哪里就有发展。经济发展是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驱动力。”他说。

       这是2024年6月2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拍摄的独立宫。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这是2024年6月2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拍摄的独立宫。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阿布季克里莫夫介绍,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一条多式联运路线。它起自中国,横跨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并延伸至土耳其和欧洲国家,全长1.1万公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国际协会2017年2月开始运营,旨在协调亚欧双向货物运输路线上的相关参与方,并提供必要信息保障。

      阿布季克里莫夫说,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令人振奋,尤其是运输和物流行业备受鼓舞。“我们看到了复兴古代丝绸之路的新机遇。”

       2023年5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附近,货运列车驰骋于阿拉木图与中国霍尔果斯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2023年5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附近,货运列车驰骋于阿拉木图与中国霍尔果斯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他表示,10余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对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发展产生巨大积极影响。如今,这条路线已经成为从东南亚和中国向欧洲运输货物的重要动脉。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包括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中方的支持落在实际行动中,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带来好消息。

      阿布季克里莫夫表示,目前,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年货物吞吐量约为600万吨。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四国去年签署一份发展路线图,计划在2027年前将该路线的年吞吐量增加一倍以上。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为这一路线的发展再添动力,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将继续发挥快速、安全和可持续运输通道的作用。

  • 2024-07
    05

      新华社泰国罗勇7月5日电(记者高博)比亚迪泰国工厂4日正式竣工投产,同时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在泰国工厂下线。

      7月4日,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仪式上亮相。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7月4日,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仪式上亮相。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泰国工业部长宾帕达·威猜恭在投产仪式上致辞说,比亚迪来泰投资并带来汽车生产先进技术,将推动泰国乃至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仪式上说,未来比亚迪将在泰国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并引入插混车型,助力泰国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

      比亚迪泰国工厂位于泰国罗勇府,年产能约15万辆,包含整车四大工艺和零部件工厂。泰国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国,泰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该国电动汽车产量提升至汽车总产量的30%。

      除泰国外,比亚迪还在巴西、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设有乘用车生产基地。

    pagebreak

      7月4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pagebreak  7月4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pagebreak

      7月4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pagebreak  7月4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pagebreak

      7月4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7月4日,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新华社记者 孙玮彤 摄

  •   新华社开罗7月4日电(记者姚兵 闫婧)“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中埃丝路文化遗产国际交流活动3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和埃及政府机构及文化、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嘉宾参加。

      本次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的支持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拉莫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持续开展促进跨文化交流的行动,保护人类共同遗产,塑造更好未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致辞说,此次活动是长江之滨与尼罗河畔的对话,是南京与开罗的携手共建,是中埃两国青年的相逢相知,对于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阿里·希夫尼致辞说,中国和埃及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为丰富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两国将持续加强各领域合作,共享繁荣的未来。

      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致辞说,中埃作为两大文明古国,都拥有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中方愿与埃方一道,共同践行两国元首关于构建中埃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共识,推动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来自中国、埃及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就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分享。

      同期举行的“共同的遗产,共同的世界”主题展览聚焦中埃等重点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河流为线索,充分展示具有城市特质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成果。此外,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长江—尼罗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青年对话会,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等议题展开对话。

  • 2024-07
    04

    当地时间7月3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发言人法哈多称,警方已掌握涉嫌绑架并杀害中国公民的相关人员线索。

  • 当地时间7月3日,伊朗外交部宣布对11名美国个人实施制裁。伊朗外交部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伊朗外交部根据《关于打击美国在地区侵犯人权和从事冒险恐怖活动的法律》,认定11名美国个人存在侵犯人权行为,因其在美国镇压了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的和平抗议活动。

  • 当地时间7月3日,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发表声明称,过去24小时内,美国中央司令部部队成功摧毁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内的两处雷达站,以及红海上的两艘无人水面舰艇。

  • 当地时间7月3日下午,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主席、执政党统一社会主义党政治局成员罗德里格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当天与美国的线上直接对话结束。双方就改善关系达成共识。

  • 当地时间7月3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和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分别审议通过关于俄联邦会议代表团暂停参与欧安组织议会大会工作的声明。声明将送交欧安组织议会大会和联合国等机构。

  •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当地时间7月2日表示,北约不想结束在乌克兰的冲突,还想把白俄罗斯拖入其中,他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 当地时间7月3日14时30分左右,印度北方邦首席部长召开记者会,通报2日发生严重踩踏事故的情况。据悉,这场宗教集会活动于2日12时30分开始,持续了一个小时。当召集活动的宗教人物离场时,人群开始冲向他,寻求他的祝福。为了防止人群靠近,他的私人保安和集会人群发生推搡,部分人员摔倒。随后人群失控并陷入恐慌,踩踏情况愈演愈烈。

  • 针对驻日美军相关人员在日本冲绳县实施的性暴力事件,以及冲绳县方面此前未收到任何通报等情况,当地时间7月3日,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访问防卫省,就当地驻日美军犯下的恶性事件引发民众强烈不安提出抗议,并要求彻底公开涉及驻日美军的事件和事故。

  • 据韩媒3日报道,韩国国会请愿平台“国民同意请愿”官网6月24日出现有关要求国会提出弹劾总统尹锡悦议案的帖子,截至本月3日上午,对该帖表示赞成的人数超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