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推動中柬傳統友誼不斷邁上新臺階——訪中國駐高棉大使汪文斌

  新華社金邊4月16日電專訪|推動中柬傳統友誼不斷邁上新臺階——訪中國駐高棉大使汪文斌

  汪文斌說,中柬兩國1958年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經受歲月洗禮和國際風雲變幻考驗,歷久彌新、歷久彌堅。 由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施漢諾太皇等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締造的中柬傳統友誼不斷發揚光大,成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大小國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典範。

  汪文斌表示,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的戰畧引領下,中柬友好務實合作的“含金量”不斷提升。 雙方以落實新版命運共同體行動計畫為主線,持續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柬方“五角戰畧”,不斷充實“鑽石六邊”合作架構,加快“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建設,成果豐碩,亮點突出。

  一是貿易往來顯著擴大。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和中柬自貿協定不斷釋放紅利,中國連續13年成為柬最大貿易夥伴。 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178.3億美元,同比增長20.7%。 高棉大米、香蕉、芒果、龍眼、椰子、巴沙魚等優質農漁產品獲准輸華,既豐富了中國老百姓的菜籃子,也充實了高棉群眾的錢袋子。

  二是投資合作不斷深化。 中國連續13年保持柬最大外資來源國地位,投資領域涉及交通、電力、農業、製造業、旅遊、經濟特區、資訊通信等,範圍廣、規模大、成效好。 以電力領域為例,截至2024年底,中資企業已在柬建成投產10座水電站、2座火電站,裝機總量占柬全國總裝機量60%以上,為高棉人民“用上電”“用好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互利合作惠及民生。 施漢諾港經濟特區、金港高速公路、暹粒吳哥國際機場等中柬“一帶一路”重大標誌性工程成為高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並為當地創造數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還幫助柬方新建或升級改造約4000公里道路、建設10餘座特大橋,並實施多期鄉村道路、鄉村供水等“小而美”項目,有效改善了當地群眾生活。

  汪文斌認為,中柬人文交流是“鑽石六邊”合作架構的重要支柱,也是兩國人民友誼的源頭活水。 結合去年“中柬人文交流年”,雙方全面深化艺文、旅遊、青年、地方、醫療等領域合作,成功舉辦一系列精彩紛呈、深入人心的活動,促進了雙方文明交流互鑒和兩國人民相知相親。 中柬人文交流既在聚光燈下,也在田間地頭。 中方長期在柬開展“愛心行”“光明行”“微笑行”等醫療合作項目,為20餘個省市基層群眾提供救助、送去健康,這樣暖人心的故事還有很多。

  他表示,在中柬關係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兩國人民將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兩國人文交流將持續升溫、好戲連台。 展望未來,中方願同柬方一道,以全球文明倡議為引領,持續加大對兩國人文交流領域的投入,積極推動雙方文化、青年、媒體、智庫等各界交流,特別是深挖旅遊、科技、醫療、文物修復等領域潜力,推出更多品牌活動,打造更多合作亮點。

  他強調,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柬是肝膽相照、守望相助的好鄰居、好兄弟、好朋友、好夥伴。 兩國友誼不是利益交換,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為了集團對抗,而是植根於各自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現實需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順應全球南方國家團結自强和共同發展的時代潮流。

  汪文斌說,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中柬兩國都致力於做世界的和平力量、發展力量、進步力量。 中方將繼續同柬方攜手努力,傳承世代友好,增進戰畧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動中柬傳統友誼不斷邁上新臺階,為促進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不斷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