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春走筆|溫暖春潮湧動摩洛哥

  新華社拉巴特1月30日電題:溫暖春潮湧動摩洛哥

  春節的到來,意味著凜冬將盡、春潮萌動。 隨著近年來中摩經濟和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今年的摩洛哥“歡樂春節”系列活動格外熱鬧。 無論在第一大都市卡薩布蘭卡,還是在東北部小城塔紮,都能感受到春潮的溫暖。

  1月18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中國廟會”活動現場,摩洛哥群眾與“歡樂春節”文宣展板合影。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18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中國廟會”活動現場,摩洛哥群眾與“歡樂春節”文宣展板合影。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17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中國廟會”活動現場,摩洛哥青年表演舞獅。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17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中國廟會”活動現場,摩洛哥青年表演舞獅。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17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中國廟會”活動現場,摩洛哥群眾展示印有中國農曆蛇年主題圖案的木版浮水印作品。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17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中國廟會”活動現場,摩洛哥群眾展示印有中國農曆蛇年主題圖案的木版浮水印作品。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蛋殼畫、紅油牛肉,非遺展示、美食品鑒……“中國廟會”17日在卡薩布蘭卡聯合國廣場舉辦,各個攤位前擠滿了摩洛哥群眾,他們眼中充滿了驚喜與好奇。

  廟會連續舉辦三天。 每天活動結束後,許多當地群眾久久不願離去。 “希望明年卡薩布蘭卡還能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感受中國文化魅力。”第一次體驗春節慶祝活動的市民雷德萬告訴記者。

  廟會上,既有新朋初見,也有老友重逢。 今年,成都新津繩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楊文藝第二次在摩洛哥的“中國廟會”上一展技藝,五彩絲繩在他的十指間扭轉迴旋,轉眼間變成精巧的手鏈等飾品。 與去年一樣,他的攤位前滿是熱情的摩洛哥群眾。

  在楊文藝攤位前協助維持秩序的拉巴特中國文化中心工作人員巴希姆·哈迪賈說:“去年我們一起在拉巴特歡度春節很開心,今年能再見面,真好。”

  “今年的觀眾比去年還要多,可見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摩洛哥人民非常熱情,我很喜歡這裡。”楊文藝告訴記者,希望以後能常來摩洛哥,見一見老朋友。

  1月19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上海航空“上海-卡薩布蘭卡”航線首航班機的機組成員和摩方機場人員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19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上海航空“上海-卡薩布蘭卡”航線首航班機的機組成員和摩方機場人員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春節前夕,隨著民航航線的恢復與開通,中國和摩洛哥之間的人員往來更加便利。 19日,上海航空開通“上海-卡薩布蘭卡”航線; 一天後,摩洛哥皇家航空公司恢復卡薩布蘭卡-北京直航航線。

  在一家中企駐摩項目部工作的小梁告訴記者,能搭乘“上海-卡薩布蘭卡”航線客機回家過年感到非常溫暖,“有了這趟班機,回國的時間大幅縮短了”。

  中摩之間空中交通便利性提升,也方便了中國遊客在春節期間來到“北非花園”遊玩。 中國遊客姚先生告訴記者,他對“藍色小鎮”舍夫沙萬神往已久,聽說有新航線開通,便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與卡薩布蘭卡等都市相比,塔紮的都市規模小了許多,但這擋不住中國元素的步伐。

  27日,當記者敲開中國援摩醫療隊塔紮分隊駐地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高高掛起的春節裝飾品和彩色氣球。 摩洛哥朋友專程給醫療隊送來蛋糕和羚羊角酥等當地甜點,與醫療隊員們同慶新春。 看到桌子上擺放著筆墨紙張,摩洛哥朋友還體驗了一回寫春聯。

  1月27日,在摩洛哥塔紮,中國援摩醫療隊塔紮分隊隊員胡海豔(左一)與摩洛哥群眾慶祝春節。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1月27日,在摩洛哥塔紮,中國援摩醫療隊塔紮分隊隊員胡海豔(左一)與摩洛哥群眾慶祝春節。 新華社記者霍晶攝

  分隊隊長王宇華告訴記者,一代代塔紮分隊醫務人員堅守在這裡,與摩洛哥群眾結下深厚友誼。 走在街頭,經常會有當地百姓向中國醫療隊員問好。

  中國醫療隊的到來為摩洛哥群眾帶來溫暖,中國醫生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得到當地群眾的稱讚。 “對我來說,中國醫療隊不僅僅是朋友,還是戰友。中國醫生十分友善,非常認真負責。”在塔紮衛生機构供職的埃贊卡特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