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進入“跑馬圈地”時代,運營商與互聯網廠商誰主沉浮?

各方都在積極佈局大算力集羣,可以說誰掌握了萬卡集羣,誰能用得起萬卡集羣,决定了一個企業在AI時代的生死。

4月29日,為期三天的2024中國移動算力網絡大會正式落幕,大會期間中國移動正式對外發佈全球運營商最大單體智算中心——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據瞭解,該智算中心現時已經投入使用。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獲取到的消息顯示,即將到來的中國電信雲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天翼雲也將在AI智算方面做出新動作。

當前,人工智慧應用催生了巨量的智慧算力需求市場,在阿裡巴巴、騰訊、華為等互聯網和科技企業攻城拔寨的背景下,運營商也開始搶佔佈局。 一場必不可免的算力競速已經開始。

運營商實力幾何?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移動計畫建設部業務支撐處經理張鵬飛處瞭解到,當前中國移動在全國已經有12個智算中心正式投產,具體涵蓋資料處理、模型開發、模型訓練、模型推理等工作。 而作為其中體量最大的呼和浩特智算中心,其部署約2萬張AI加速卡,智慧算力規模為6.7EFLOPS(每秒670億億次浮點運算)。

從數值上看,呼和浩特智算中心能提供的算力規模算得上國內前列。

據記者梳理,在國內已經投入使用的智算中心中,僅有阿裡雲張北超級智算中心排在中國移動前面,該中心於2022年8月30日正式啟用,提供總智慧算力建設規模為12EFLOPS(每秒1200億億次浮點運算)。 排名第三的是商湯科技智慧計算中心,該項目建設規模為3740PFLOPS(每秒374億億次浮點運算),第四位的是阿裡雲烏蘭察布智算中心,該項目建設規模約為3000PFLOPS(每秒300億億次浮點運算)。

從2023年開始,運營商在雲算力方面的採購需求開始企穩。 對此,行業人士認為,運營商雲業務已經進入投資回報期,轉而在智慧算力上發力。 據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同慶透露,中國移動將在2024年開放位於哈爾濱、呼和浩特、貴陽三地的智算中心,三家智算中心將累計提供近6萬張AI加速卡的覈心算力資源。

當前中國通用算力規模雖大,智慧算力卻相對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三大運營商日前都已經在公開場合作出了佈局AI算力的表態。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算力網絡大會上再次闡述了中國移動在算力網絡領域的佈局想法,“中國移動完成了‘由雲向算’的跨越發展,算力網絡成為推動公司轉型陞級的覈心動能。”他稱。

采標數據也可以反映出運營商在智算領域的佈局進度,中國電信2024年AI服務器採購招標最先落地,招標資料顯示本輪招標中國電信共採購4175臺訓練型服務器,預估採購金額約84億元。 2024年3月23日,中國聯通發佈《2024年中國聯通人工智能服務器集中采購項目資格預審公告》,共將採購2503臺人工智慧服務器,688臺關鍵組網設備ROCE交換機。 預估採購金額達40億元。

中國移動近日也啟動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集采,招標資料顯示,本輪採集的硬體規模達到8054臺,其中包含7994臺人工智慧服務器及配套產品、60臺白盒交換機。 此前,中國移動還發佈了2023-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試驗網)集采項目,12個標包對應AI訓練服務器採購量總計達到2454臺。 兩次人工智慧服務器集采規模合計超過萬臺。

“當前,各方都在積極佈局大算力集羣,可以說誰掌握了萬卡集羣,誰能用得起萬卡集羣,這就决定了一個企業在AI時代的生死。”一比特算力產業人士在大會現場告訴記者。

互聯網雲業務感到壓力?

運營商“跑馬圈地”佈局智算中心的同時,以互聯網企業為首的科技企業也在加快部署節奏。

4月28日,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阿裡雲和北京市門頭溝區簽署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合作協定,阿裡雲將參與後者的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建設,與門頭溝區在政策指引、頂層設計、科技架構及應用場景等方面開展研究和合作。 上月底,華為雲也與貴州貴安新區簽署合作協定,根據協定內容,華為雲將在貴州全力打造“全球最大領先的智算中心”。

“各方都在爭相搶奪2024年這個市場風口。”一比特不願具名的華為雲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智算領域當前拼的是資本和資源,資本的門檻正在淘汰一批無力投入巨量資金的腰部企業,而資源指的就是對於覈心硬體如晶片等的獲取能力。

“在這方面,運營商身為央企和產業鏈鏈主,都展現出了較强的議價能力。”上述人士說。

今年年初以來,互聯網廠商發起的云計算降價潮已經顯現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態勢。 比如阿裡雲多次降價銷售,並通過網絡平臺直播間直接銷售雲服務。

“這從側面顯示出互聯網企業在雲業務上的危機意識,而這種危機意識也很有可能會延續到人工智慧算力領域的經營。”上述人士評估。

IDC發佈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3Q3)跟踪》報告顯示,移動雲公有雲(laaS+PaaS)服務市場份額排名由六進五,同比增長74.6%。 其中,阿裡雲市場份額下降5.8%,它的份額被華為雲、天翼雲和移動雲三家“瓜分”。

從財報數據來看,雲業務已經成為拉動運營商增長的關鍵業務之一。 據年報資料,中國移動雲業務在2023年的收入為833.4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到達了65.5%。 中國聯通雲業務2023年實現收入人民幣510億元,同比增長41.6%。 中國電信天翼雲收入達到人民幣972億元,同比增長67.9%,國際業務收入超人民幣137億元。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AI時代在雲算力方面,互聯網企業擁有運營商所不具備的優勢。 在I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看來,對於全球41%的公司而言,雲企業是他們AI業務的主要合作夥伴,要做好AI,首先要找對雲,SaaS是未來很重要的交付模式,而在這一領域,互聯網雲業務無論是在科技上還是在人才上都擁有相對優勢。